山西局監察執法一處蹲點幫扶讓高瓦斯礦脫胎換骨 | |||
煤炭資訊網 | 2022/12/1 8:19:25 安監動態 | ||
麥地掌煤礦是山西省太原市梗陽實業集團旗下的一座年產120萬噸的高瓦斯礦井。隨著礦井開采的不斷延伸,瓦斯、頂板等災害因素凸顯,安全風險加大。 近一年來,國家礦山安監局山西局監察執法一處采取典型引路、牽線搭橋、重點幫扶、對口指導等幫扶措施,通過優化服務、執法小組蹲點等幫扶方式,使一個瓦斯涌出量大、資源浪費嚴重的煤礦一躍成為當地綠色開采、安全生產的典型。 提出“實施切頂留巷無煤柱開采”新嘗試 麥地掌煤礦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頂底板多為泥巖、砂質泥巖和砂巖,采用傳統走向長壁開采方法,存在煤柱留設大、巷道頂板壓力顯現、本煤層抽采濃度不高、上隅角瓦斯易達預警值等風險,可能導致頂板事故和瓦斯事故。 山西局局長胡海軍在該礦現場調研指導時幫助企業分析,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區段煤柱留設導致,提出了綠色、安全、高效的發展思路。對此,監察執法一處執法二組采用蹲點幫扶方式,深入了解新技術新工藝的適用性,針對該礦煤層頂底板巖性、地質構造、瓦斯賦存和原巖應力等安全生產條件實際,提出推介切頂留巷無煤柱綠色開采技術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 在監察執法一處的推介下,麥地掌煤礦多次到西山煤電官地礦、杜兒坪礦考察學習切頂留巷無煤柱綠色開采技術。經過與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分中心充分接洽合作,麥地掌煤礦于今年3月正式啟動實施切頂留巷無煤柱綠色開采技術,在太原市煤炭行業無煤柱綠色開采領域邁出了第一步。 幫助煤礦改進技術工藝和管理方式 面對21206工作面可能存在頂板預裂爆破、回采動壓和瓦斯涌出異常等安全風險,監察執法一處與麥地掌煤礦保持密切溝通聯系,監察員在關鍵時段吃住在礦。 在監察員的幫助下,麥地掌煤礦在應用切頂卸壓無煤柱綠色開采技術的過程中,因地制宜改進工藝和管理,根據巷道原支護的變化及時調整了恒阻錨索的打設位置,根據巷道頂部壓力分布優化了超前和滯后臨時支護間排距,根據留巷段非回采幫煤柱礦壓顯現出現煤層破碎、幫部位移量明顯、網片撕裂現象問題,加打了幫錨索,補強了留巷煤幫支護,并專門設立質量驗收組進行切頂卸壓沿空留巷重點技術環節工程質量驗收,確保了該項技術快速成熟應用。 監察執法一處每次執法檢查,都要詳細檢查指導麥地掌煤礦新技術應用情況。在一次隨機檢查時,監察人員實地察看了該礦工作面沿空留巷恒阻錨索支護、留巷段臨時支護及U型腿擋矸墻、留巷效果及瓦斯濃度等情況。目前,麥地掌煤礦僅切頂巷煤柱綠色開采技術一項就投入了1398.81萬元,完成留巷450米,推進順利。 有效降低了圍巖變形,掘進效率大幅提升 以往,麥地掌煤礦因煤柱留設導致應力集中引發圍巖變形大等現象頻繁發生。實行切頂留巷無煤柱綠色開采技術后,有效降低了圍巖變形,取得了良好的留巷效果。在瓦斯抽采方面,麥地掌煤礦回采工作面原采用“本煤層抽采+上鄰近層高位鉆孔抽采+采空區抽采”三位一體的抽采工藝進行抽采,工作面采用切頂卸壓沿空留巷綠色開采技術后通風系統改為Y型通風模式,通過平衡控制工作面正副巷有效進風量和對沿空留巷段擋矸墻進行噴涂堵漏風材料來降低采空區的漏風量,有效控制和降低了沿空留巷及后部回風巷的瓦斯濃度。 在本煤層抽采精細化管理過程中,為了真正提高封孔質量,監察執法一處推介該礦到長治石泉煤礦考察學習,改進封孔工藝,由原來的“兩堵一注”改進為“兩堵兩注”。通過考察,麥地掌煤礦確定了2號煤松動圈范圍為0米至14米,據此封孔深度由8米提高到16米。目前,該礦鉆孔內的瓦斯濃度由原來的30%提高到80%,最高已經達到93%,抽采濃度和抽采效果顯著提升。 麥地掌煤礦實行切頂留巷無煤柱綠色開采技術前,煤炭資源浪費嚴重,萬噸掘進率居高不下,導致采掘接替緊張等。推行新技術后,該礦布置相鄰回采工作面,巷道掘進量減少50%,掘巷時間減少50%,萬噸掘進率降低40%以上,大大節省了掘進費用,緩解了采掘接替緊張局面。同時,由于與相鄰工作面實現無煤柱開采,預計可多回收煤炭資源19.4萬噸,增收近9700萬元,資源回收率大幅提升。 麥地掌煤礦安全、環保、經濟效益均大幅提高,監察執法一處趁熱打鐵,在清徐縣7座與該礦地質條件煤層賦存相似度高的高瓦斯礦井推廣麥地掌煤礦經驗。來源:中國煤炭報 (作者: 李侖 馮得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