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永雯:家風流淌在愛里 | |||
煤炭資訊網 | 2022/12/2 13:22:24 散文薈萃 | ||
家風是一條流淌著長輩關愛的溪流。它發源自華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溫情地傳承著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美德和文化自信。每一個中國家庭里,長輩對晚輩的諄諄教誨都是溪流中的水珠,生生不息、孜孜不倦地訴說著關于愛黨愛國、愛崗敬業、愛己及人等諄諄教誨和殷殷期望。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我家雖小,但也有家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深刻地感悟到長輩傳下的“愛黨愛國、盡忠盡孝”的家風,不僅體現著高尚的家國情懷、向上的家庭追求等價值觀,更蘊含了人生選擇中關于態度、深度和溫度的大智慧。 爺爺說,起初祖輩傳下的家風并非“愛黨愛國、盡忠盡孝”,而是“愛鄉愛家、盡忠盡孝”,是爺爺那輩人征得家族長輩的同意后才修改的。修改的緣由,便是爺爺那輩人錐心刻骨的時代烙印。 爺爺出生于1930年,生逢亂世卻心向光明。在那個“中國危矣,華夏之民族危矣”的戰亂年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夜之間,戰火將爺爺家族的村子燒成了廢墟。面對日本人毫無人性的燒殺掠奪、無惡不作,族長帶領族里的青壯年男丁,第一時間將老人妻兒轉移到村后的山洞里,隨后拿起農具與日本人拼死搏斗,最終爺爺的父親和族里的大部分青壯年慘遭殺害。相依為命的親人死了、世代居住的村子沒了、賴以生活的土地毀了,“愛鄉愛家、盡忠盡孝”家風里的“鄉”和“家”,成了滿目瘡痍盡是悲痛的“回不去”。爺爺瘦弱的母親帶著五個孩子,懷著滿腔的國仇家恨,在存活族人的幫助下艱難度日。幾年后,年僅14歲的爺爺被日本人抓到北平的軍工廠做了童工。面對沒日沒夜的麻木作業、有毒有害的化工工種、稍不滿意就拳打腳踢的毆打斥責,是“愛鄉愛家、盡忠盡孝”的家風堅定了爺爺活下去的信念——家國破碎,自己必須盡忠振興,母親年邁,自己必須盡孝服侍! 1949年北平解放,共產黨接管了爺爺所在的軍工廠。伴隨新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爺爺的大家庭過上了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爺爺也幸福地迎來了自己的小家庭。心懷感恩的爺爺聯系了族人,在曾經的鄉村修建了宗祠,族人們在悼念親人的同時,都感慨苦盡甘來的日子是無數共產黨人用生命為大家換來的,沒有全心全意造福百姓的共產黨,哪有如今和平富足的小家大國?為了讓子孫后輩也永遠愛黨信黨感恩黨,于是將家風中的“愛鄉愛家”改成了“愛黨愛國”。 后來,爺爺服從黨和國家需要,先后扎根在5個省份的荒山野嶺里隱姓埋名地從事國防科技工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授予“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書和功勛章;收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與此同時,孝順的爺爺每次更換工作地,都想方設法第一時間將年邁的母親接到身邊悉心照料,并為奶奶的父母養老送終。知恩圖報的爺爺用傾盡一生的大愛,詮釋了“愛黨愛國、盡忠盡孝”的家風。 在爺爺關于家風的熏陶、浸染下,我的父輩和同輩接過沉甸甸的家風接力棒,無怨無悔地奮戰在黨和國家需要的國防科技、疫情防控、污染防控、地災防治等一線崗位;盡心盡力地照顧癱瘓在床多年的奶奶、孝敬家里長輩;言傳身教地用家風引導教育晚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幾個家庭都先后榮獲“五好家庭”“敬老愛老家庭”等榮譽。 而我也有幸在爺爺、父母的教誨下,在大學期間光榮地加入共產黨員,如今更是有幸成為公益性科技服務型地勘單位——福建省121地質大隊的黨工辦主任,努力助力發揮黨的“喉舌”作用、帶頭弘揚優良家風。期間,懷著對家風的特殊情結,我參觀了客家家風樓、客家家訓館等地,感受著家風如溪流般代代流淌,沿襲相傳著無窮魅力和無私教育;感悟著家風如溪流般淳淳而處,化身為民族文化宏偉篇章中一頁清澈的人文風景和文化瑰寶;感嘆著家風如溪流般坤厚載物,成為小家大國休戚與共、血脈相連的情感紐帶,匯聚成國家、民族發展中最溫情、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信。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出身的我,也驚嘆古人造字組詞的通透睿智。家風的“家”,既是家道的“家”、家庭的“家”,也是大家的“家”、國家的“家”。家風好,才能家運興盛、家庭美滿;千家萬戶好,國家才能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國家好了,才能更好地弘揚家風、拓寬家道、成就家庭、滿足大家;如此循環反復、相互依存、彼此成就?;蛟S也正因如此,國家今年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將家風傳承、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為“國事”。 時至今日,萬千家風隨著新時代家庭觀的改變,被賦予了更加深厚的內涵,通過家訓族規、對聯字畫、方言俗語等更加豐富的載體,濃縮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24字社會思潮、集體認同、社會共識,成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小單位、最接地氣、最具溫情的最好詮釋,和中華民族歷來愛家庭、重真情、尚大義的最美印記。 而我始終堅信,一如我家“愛黨愛國、盡忠盡孝”等萬千家風,將繼續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匯聚起“百川終入海,萬物始得歸”的合力,成就著黨風正、世風清、民風純的大國之風,讓愛家、愛黨、愛國、愛民族等大愛之源流淌不息!
|